NEWS
新闻动态
智能机器人关节置换手术技术研讨会暨ARTHROBOT开机仪式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顺利召开
来源 | 键嘉(ID:gh_a15539ccf426)
杭州键嘉机器人成立于2018年,是前润集团携手百度风投共同赋能的优质项目,在2020年初完成A轮融资。
开场致辞-黄昕书记
开场致辞-王坤正教授
开场致辞-王岩教授
开场致辞-范顺武教授
开场致辞-严世贵教授
此次学术交流会分为开场致辞、专题分享和手术演示环节,现场讨论气氛热烈。与会专家不仅就机器人在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机器人未来发展方向等当前关节外科的热点问题和前沿技术进行深入探讨,还针对手术直播中的要点与难点进行了实时交流沟通。会议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促进了人工关节置换技术进一步向更加微创、精准、智能、安全的方向发展,进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专题分享-张先龙教授
专题分享-胡懿郃教授
专题分享-杨佩教授
专题分享-施培华教授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领域也迎来了划时代的变革,此次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引入ARTHROBOT,正是这一变革的生动体现。相较于传统髋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通过术前扫描生成的三维模型,从而帮助外科医生制定出更为精细的手术规划。这一创新技术的应用,能为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手术方案,不仅显著提升了手术的精准度,还能有效降低手术创伤,确保手术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已在骨科手术领域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次国产ARTHROBOT关节置换机器人的引入,更是让骨科如虎添翼。开机仪式当日即顺利完成机器人辅助髋关节置换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此次关节手术均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施培华教授带领团队共同完成,开启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在智能骨科和精准医疗方面的新时代。
// 01 //
首台机器人辅助髋关节置换手术
现年69岁的Y先生,因右侧髋关节疼痛2年、加重1月,慕名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就诊,经验丰富的施培华教授确诊患者患有右侧股骨头坏死合并髋关节骨性关节炎,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骨科团队经过讨论和详细研判,认为传统手术风险较高,决定采用医院新引进的国产智能关节机器人ARTHROBOT辅助手术,以确保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术前通过详细的患者CT扫描数据分析,根据Y先生的骨骼形态、解剖标志等个体特征,依托关节机器人智能手术规划系统,对假体型号、安装位置和角度、双下肢长度、联合偏心距等数据进行了亚毫米级别的精准测量和设计。术中,ARTHROBOT展现了其可视化、数字化、精准化的手术操作优势,10s内实现髋臼“一锉到底”,3分钟内完成髋臼杯和股骨假体的精准安放,术后评估臼杯位置误差在1度以内,双下肢等长,即刻髋关节屈伸活动自如,关节稳定,在高度屈曲和内旋情况下均无脱位风险。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
// 02 //
首台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手术
患者J女士,今年72岁,因“双膝疼痛伴活动受限十年,左侧重”入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骨科团队充分利用了机器人的智能手术规划系统,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进行了精准的手术规划,并利用ARTHROBOT可视化、数字化和精准化的优势,通过实时导航与机械臂操作,仅用20分钟完成膝关节精准截骨和假体安装,假体安装位置与规划完全一致,实现了功能学对线和膝关节间隙平衡,手术全程出血量少,软组织损伤小,并提高了手术效率。
患者术后次日即可在助行器辅助下床活动,疼痛明显缓解。J女士感慨:“现在膝盖不疼了,走路也稳了,终于能够恢复正常生活了!” 施培华教授表示,机器人可以为患者提供定制化的手术规划,实现功能力学定线,术中可根据患者的软组织平衡情况调整截骨量和截骨角度,减少对软组织松解的需要,此技术不仅提升了手术精准度,降低了术后感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风险,还可以加快术后康复,并为复杂膝关节疾病患者提供更优解决方案。
施培华教授同时指出:“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术是骨科领域的重大突破,其可视化、数字化的优势尤其适用于复杂病例,此次我院的手术成功验证了国产智能关节机器人技术的可靠性,未来我们将推动该技术应用于更多复杂关节重建手术,必将大大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造福广大病患!”
精彩推荐
前润集团董事长向阳拜访中国建材集团探讨央企转型与地方合作新机遇